全文共3000字,您可能需要花5分钟时间读完。
为何我们总受回忆杀这套?总会因为一首歌,一个人,一场演唱会,一部电影,就能将现在的我们与旧记忆牵连,那些强大的过往没经授权就势如破竹地轰倒我们。
5月5日,我们推送了人物我是唱情歌唱哭你的梁静茹,今年39岁,办公室里的人儿猝不及防地就来了一场青春回忆杀音乐会,当旋律响起,百般情绪,如鲠在喉。生活的密度,会稀释很多感受,但在刹那间,面对重新想起那些埋藏在生活罅隙的记忆,每个人都陡然怀念起自己的青葱时代。
阿加西说,我听过她的丝路;婶儿说,看完这篇文章,从头唱到尾,每一句词,每一首歌,完全无障碍切换,谢谢你,伴我走过的丝路;段子手懵逼王说,谁给你的勇气?是梁静茹吗?
少女林依晨,阳光明媚
有时会感慨和唏嘘,曾经陪伴我们度过许多幽暗或明亮青春时光的偶像,她们还能出现多久?有的名气和热度都大不如前,甚至不惜给现在的流量鲜肉小花们做配,其中这也有市场发展的结果。但有的人,她不必每日上头条热搜,粉丝内心自会留给她一个位置,只要她偶尔露面,有新作品上映,却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面对她的变化,就会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眼神发亮地说一句:嗨,好久不见!那么,携电影《神秘家族》归来的林依晨,必是属于后者。
虽然电影《神秘家族》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有新科金马影后惠英红和老戏骨姜武撑场,还有林依晨在里面扮演极端类型角色做噱头,但仍不妨碍这部影片在《记忆大师》、《春娇与志明》的夹击下票房扑街的结果。对此,完全意料之中。像这种略显沉重题材的电影,实在有点影响观众在影院里吃爆米花的胃口和兴致。或者说,这种主题的电影不适合大荧幕,在十几二十寸的电脑小屏看,可能会更能激发观影者对影片的感受。
尽管结果不如人意,但林依晨还是很真诚地手写了两页纸的一封信,近距离地跟观众交流心得。看待这次的角色,她曾用不堪来形容,曾不带迟疑地说出,当人面临这种相同残酷的境遇时,会激发出人本身的兽性。这是人性本身的暗。
清秀的字迹,真挚的感情
这很林依晨,不愧是“用生命在表演”,她一如既往地把这句话当作是自己作为演员的使命,而非漂亮好听,为博头条版面的场面话。出道17年的她,除了还是一张不受时间伤害的娃娃脸,认真诚恳磊落也是一点没变,一如当初,还是那个不喜大声喧哗,安静地在做自己的林依晨。
毕竟是电影宣传期,林依晨最近露面频繁,虽回不到过去的人气顶峰,但存在感总算是拉回了一点,同时也让人明显感知到她的变化。从一头长发到利落短发,少女感仍在。但在我看来,林依晨变化的不只是头发长度,还有她这个人:变得更加真实,不再完美得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终于学会不再压抑自我,学会与不完美相处,变得更从容更智慧更轻盈。
江同学,你好,我是F班的袁湘琴,虽然我很笨,但最后还是把IQ200的你追到手了。但现实生活中的林依晨,才不是傻白甜的笨湘琴。
林依晨,从小到大就是那种哪里都好,完美得无可挑剔的模范生,就连上康熙,小S和蔡康永都吐槽过她:总给我们很正派的感觉。这种无比正确的超人性格,连亲妈粉都看不下去!林依晨曾在微博上记录,一次签唱会,一位排队等签名的阿姨突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依晨啊!不要做“天使”,要做一个“真女人”!
只是,当时年纪还小的她不懂这句话的真意,只是一根筋地想尽快解决家里的债务问题。对自我要求严苛的林依晨,既早熟也失去了真正享受做少女的时光,很乖,也很Boring。但从另一层面说,这大概是一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敢行差踏错,不敢任性妄为,只能早早地学会懂事,为家庭分担的负重感及难以言表的辛酸。她甚至在23岁的时候就草拟了遗嘱,她说:“我的工作需要常搭飞机、拍戏吊钢丝、跳海,我怕自己突然怎么样,会留下妈妈一个人,我不想留下遗憾。”
林依晨“当家”始于16岁那年,还在读高一的她突然被告知,父母早已离婚,家中全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已经欠下300万台币的外债。因为母亲从小严苛的教育,她没向别的亲人求助,选择自己承担。
16岁以后,她身上最重的包袱,就是钱。就连那次让她踏入娱乐圈的台湾捷运美少女大赛(获得第一名),参加的目的,也只是想给弟弟添置一台电脑。
林依晨这17年的演艺生涯,看似顺风顺水,作品硕果累累,但其实她的路跟同期艺人相比走得并不轻松。那时的她虽已大红大紫,戏约不断,人气高升,但却选择了读书 拍戏的超hard模式。白天上课,晚上猫空拍戏,每次换场打灯,她坐着坐着就倒下睡着了……还创造了两个纪录:三天只睡50分钟,六天六夜不睡觉。
看到学业与拍戏两头兼顾,毅力超强的林依晨,当时跟她合作《恶作剧之吻》的导演瞿友宁说,看着她,我知道真的很辛苦,当我看到很多年轻演员放弃学业或觉得学业根本不重要时,我却看到依晨从坚持学习中带来的一点一滴,愈来愈好的结果。就连毕业当天,她的导师红着眼眶,心疼地说:依晨好认真,好辛苦,真是为难了这个孩子。
这种辛苦,这种为难,林依晨内心纵有万般苦楚,也从来不愿对旁人倾诉。所以,当时她明明很年轻,但总让接触过的人觉得,小姑娘挺老成。
不只老成,她还有自虐倾向的完美主义。从出道以来,她一直都抱着:不肯认输,拿到不好的牌想转换成好牌的信念,把挫折都当成一种磨练。
连做梦都要“完美主义”——我连做梦都是完美主义,我超累的!我连做梦都在尽义务,甚至在想哪个粉丝没签到名,我还要回头去找他……我知道那是梦,可就是以为是真的……我梦里还经常答考卷,从头到尾写不完,要早上6点起来,累死我……
林依晨身上的紧绷感,直到发现自己脑袋长了瘤,才真正得以释放。2009年前后的那场脑瘤切除手术看似在她事业的巅峰期意外变故,却也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以前的我是完美主义,除了当好演员,还要当好女儿、好学生……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想把每件事情做好。”让身边所有人快乐,自己却不一定快乐。长久以来反应在身体和心理上,虽说看似脑瘤引起内分泌失调,但其实无法放过自己,才是林依晨真正的心魔。
生病之前,她坦言自己顾虑得很多,且活得很压抑,不容许自己犯错。常常挣扎在习惯这件事情里,很想打破,比方太有规律、太负责任、太想尽善尽美、太习惯快狠准。但病后初愈,身体教会了她一课,“生命就像小孩子玩翻绳一样,一定要时松时紧,才能花样百出。”她开始聆听自己的声音,学习放松不压抑,学习与不完美和平共处,学习在照顾他人的同时也不忽略自身需求,懂得取舍后,也把握了满足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平衡,也学会慢慢来的智慧。
在我们平凡的人生里,虽不天才,但可以诚恳,也不必对生命的完美过于倔强。虽会犯错,但能与之坦然相待,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也接受这种不必事事完美的成长。林依晨做到了:好好完善自己,让自己开心,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快乐。
在坏的时候,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好的时候,做随心所欲的事。这两者,林依晨都做到了,用7年的时间还清家庭所有债务,帮助妈妈减负家庭重担,当一切困难都雨过天晴之后,林依晨想痛痛快快地为自己活一次,真真正正做自己想要做的事。2013年,她暂缓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只身赴英国伦敦读研学习表演,“出国读书是我小时候就想做的事情,但是当时家里没有钱,现在算是还自己一个心愿吧”。
这是一种人生选择,也是内心的豁达。“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要不然人就白白地来了。”林依晨说,头衔名号,冠上跟拿走都由观众决定,不必太在意。“只希望百年后,我的某第几代子孙看到我的戏,还能知道有这麽好笑的曾曾曾曾曾祖母,这样就够了。”
红与不红,对林依晨而言不是人生理想考虑的范围,她只是希望在一生当中,寻找合适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能量和价值。而她,从出道至今,一直都在努力践行这一信条,表演便是她所能贡献给观众的价值。“老实说,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而我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这么大量的出现在大家面前,但是我会期许自己每一次在荧幕面前的表演都要是不辜负你们期待的,很高兴有你们每一位。即使以后你们也许不会像疯狂追星族一样,但是我会很珍惜我曾经在你们生命当中造成的改变!我们都继续努力!”
我们都要为自己平凡的人生努力,专注自己所热爱的,至少对得起岁月,至少当自己老了,头发花白了,坐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和缓从容地拿着扇子,跟自己的后代谈起当年勇时,能无比自豪地说出年轻的梦想,实现的自我价值,无愧于心地对自己的人生做个happy ending。
声明:本文为尚流她生活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