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前,陈正道还是个默默无闻的胖子。
2014年,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拐点。
那一年,陈正道导演的悬疑电影《催眠大师》
让业界对这个胖子刮目相看。
票房2.7亿,刷新了国产悬疑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
坦白说,在我心目中《催眠大师》是相当成功的
无论是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还是心理疾病的设置
它出色的完成了一部典型国产悬疑片。
徐峥
《催眠大师》导演[陈正道]
而最近,陈正道的[大师]系列的第二部
《记忆大师》公映。
演员阵容很强大:
黄渤、段奕宏、徐静蕾、杨子姗…
黄渤和段奕宏就不用说了,中国目前最靠谱的两个男演员。
另外,我很喜欢杨子姗
这个86年出生的女孩是新生代女演员中比较出色的。
江丰,著名作家,写了很多畅销小说。
他最近的日子过得挺堵心,因为老婆在跟他闹离婚。
[江丰]由[黄渤]饰演
为了减轻婚姻破裂的痛苦,
江丰去某医疗机构删除了与妻子有关的记忆。
阴差阳错间,江丰脑子里被装进了一个连环杀人犯的记忆。
借着这些模糊的记忆线索,他想帮警方抓捕凶手。
刑警[沈汉强]由[段奕宏]饰演
他们必须在72小时内抓住凶手,
因为72小时后记忆将无法清除,
那么江丰的脑子里就会永远留下一段杀人的记忆。
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江丰的杀人犯记忆正在改变他的性格。
原本宽厚温和的江丰,一点一点的变得凶悍暴躁…
什么是悬疑电影?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利用人物的命运曲折、未知的情节发展、
无法看清的结局真相,吸引观众,
并引发思考的电影类型。
我的解释是:编剧和导演对观众进行智商碾压,
观众在智商被一次次玩弄过程中,
享受到一种受虐的快感。
然后感叹,哇,导演这种设置,真牛逼
比如传说中今敏的《未麻的部屋》
悬疑电影的故事线索通常会被打乱
当电影结束时,需要观众自己拼凑出完整的故事。
大家还为悬疑电影取了个新名字:烧脑片。
这种类型电影的特点是,
叙事结构极其复杂,前期铺垫繁杂细致,
结局反转出人意料,同时逻辑必须严丝合缝。
简单的说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还要把观众耍得团团转。
在简而言之,给你假象的同时又隐瞒真相。
“烧脑片”对剧本的要求极高
特别适合用小成本拍高品质电影。
举世瞩目的诺兰大神,就是以这种小成本“烧脑片”出道,
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大腕级导演的。
中国悬疑电影类型几乎是一片空白,
优秀作品掰着手指也数不出几部来。
我印象中比较出色的,有2006年的《伤城》
2009年的《风声》、
2014年的《心迷宫》,
陈正道的《催眠大师》,
以及今天上映的这部《记忆大师》。
喜欢悬疑电影的,大多都是智商偏高,
注重逻辑,爱较真的观众。
比方说,《速8》的观众不会计较角色的行为逻辑,
更不会看完电影后整理出它的时间线索。
他们会说:嗨,看电影不就是图个乐子吗?
老子工作已经很累了,你这么较真干嘛?
但悬疑电影的观众,
很多都有强迫症,很较真,对剧情的逻辑性要求高。
你去豆瓣看看《穆赫兰道》的影
影迷像解剖尸体一样,把剧情大卸八块,
然后梳理出故事主干,以及各种支线情节,
按时间、空间线索逐条解析…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读者,观影前
千万不要去豆瓣查询《记忆大师》的影评
那不是剧透,而是剧漏,全漏光了。
这样的观众,
对悬疑电影编剧和导演的智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因此,纵观世界一流悬疑电影导演,
个个都是人精:克里斯托弗·诺兰、大卫·林奇、大卫·芬奇…
要企及这些前辈大师,陈正道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很远。
明显能看出《记忆大师》中有很多模仿《盗梦空间》的痕迹,
而且有一些逻辑漏洞…
对于普通的商业电影而言,逻辑漏洞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但对于悬疑电影来说,那就是致命伤。
很遗憾,《记忆大师》中有好几处致命伤。
陈正道自己也承认“剧本不是没有问题”。
正如我前文所写,悬疑电影观众的要求高
想要“调戏”他们的智商,
导演要设计出很复杂的时间空间线索。
显然,陈正道的能力还有欠缺,以《催眠大师》为例,
陈正道让102分钟的故事,发生在一间阴郁的心理诊疗室里。
因为没有空间上的变化,叙事结构变得相对简单,
就减少了出现Bug的机会。
但这样做是会带来副作用的,由于场景变化少,
会让电影变得很沉闷。
为此,陈正道在这个小小空间里
装进去了1000多个道具及细节设计。
美术和道具做得非常细致,地板的纹路,墙上的画,
都呼应里电影中一层又一层的概念。
童年
有人说,这是偷懒。
但我认为,这是藏拙。
我们中国人常说“知耻而后勇”
知道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
不贪大求全,先做好自己能力范围里的事。
说实话,中国电影就是因为有太多人高看自己
真把自己当成了大师,把自己当成了大神,
才会搞出那么多大而不当
超出自己能力的所谓“大制作”。
而陈正道这人知道自己的斤两,
他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不求一口吃出个胖子
(虽然他已经是个胖子了)。
比如,这部《记忆大师》的格局
就在《催眠大师》的基础上有所放大。
或许,这种缓慢进步的务实态度
正是当下癫狂的中国电影产业最需要的。
不靠热门IP,不靠网络小说,
不靠小鲜肉和软色情,不靠大场面和傻特效...
一门心思打磨剧本,雕琢演技,抠细节,抠剪辑...
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调戏”观众上。
这样的国产电影,即便不完美,也能赢得我的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