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印度“刘德华”之称的阿米尔汗,带着自己的新作《摔跤吧,爸爸》引发了大家对于印度电影的又一次集体膜拜。豆瓣上挑剔的文艺小青年们居然了给了9.3的高分,这个分数甚至比《教父》还高。
我相信这个分数多少带有一些情感色彩,一方面是对于现在中国电影自身哀其不幸,一方面对于国产小鲜肉的怒其不争。
很多人纷纷高喊印度电影超越了中国电影,就目前无论是市场空间还是工业化水平而言,中国电影整体实力还不至于输给印度电影。但是就阿米尔汗而言,他至少在现代电影理念上超越了中国电影很多。
如果剔除掉现代商业电影那一层美丽的外表,仅从电影体现出的“主旨内涵”来看,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基本上走的是“黑科技”的路子。好莱坞的制片人一直执着于把现代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恐惧给无限放大,从早期的基因技术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说是无所不黑。而日本电影主要是“黑人性”,针对人的社会属性和原始兽性进行了深深地挖掘,像《大逃杀》。日本对于人性的“鞭笞”可以说很多时候给观众带来一种“窒息般”的绝望。韩国跟日本有点相似,他们主要是“黑社会”,上到中国、朝鲜、下到本国总统、公检法,国地税,各行各业,也是无所不黑,譬如《熔炉》、《釜山行》。如今阿米尔汗为代表的新印度电影主要是“黑体制”,《三傻大闹宝莱坞》黑的是“教育体制”,《我的神啊》黑的是“宗教体制”,这一部《摔跤吧,爸爸》黑的是“性别歧视”。我们去看看豆瓣评分9分以上的电影里,其中大部分都是这种带有批判性和思考性的电影。
在现代社会中,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文学和诗歌的作用,作为一种带前瞻性、批判性甚至实验性的艺术形式,它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影这种综合艺术,要比文学和诗歌、音乐更具有娱乐性和传播性。也注定了它必须在华丽的外表下,在高科技的“视觉盛宴”下一定要有人文的思索和批判。这也是电影的基本使命,这也是电影人的使命。
釜山行
阿米尔汗的这部《摔跤吧,爸爸》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好莱坞式的娱乐化表达,俗套的励志故事,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普世性的思考。
首先这是一部喜剧风格的励志电影,在喜剧呈现方式上非常“高雅含蓄”,带有强烈的印度喜剧风格。另外就是依托于传统的印度歌舞,在音乐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加入了现代“RAP”说唱等流行音乐元素。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采用了很经典的三段式结构,起承转合非常流畅,节奏紧凑,正邪分明,结局完美,这种主流的商业化元素保证了电影的基本娱乐性。在这些商业娱乐元素之下,阿米尔汗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批判。第一层就是社会批判,对于印度社会中的积弊已久的“种姓制度”、“性别歧视”、“官员体制”以及底层民众上升通道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第二层就是家庭关系探讨,父女关系,兄弟姐妹甚至邻里关系等。第三个层面就是人生的思索,一个人的理想和现实关系,理想的传承,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
其实对于这种带有现实批判主义色彩的电影,中国也有,像曹保平导演的《光荣的愤怒》、《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开心麻花的《驴得水》。最近上映的陈正道导演的《记忆大师》都可谓是国产电影的精品。但是凭心而论,国产电影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层次上都与《摔跤吧,爸爸》有一定的差距。
这是整体理念上的差距。我们的很多国产电影在创作上不是沉醉于小众的文艺表达,譬如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缺乏娱乐性,甚至很多导演排斥商业化的表达;要不就是囿于某些困境,无法进行深度创作,只能简单的模仿好莱坞商业大片,譬如张艺谋的《长城》。
除了以上这些“精神”之外,电影本体也必须要过关。这里面阿米尔汗对待电影的敬业程度可以说让整个中国电影都汗颜。先不说他为了电影中身份而进行的五个月的身体减肥,这个好像彭于晏和张家辉甚至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摔跤动作之专业让人叹服,很多专业摔跤动作的长镜头的运用一度让我认为这些女演员都是专业摔跤运动员。不但阿米尔汗自己甚至包括里面饰演他女儿的小女孩也都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专业摔跤训练。如果对比一下张家辉在《激战》里惨不忍睹的拳击和MMA技术,你就知道中国电影和阿米尔汗之间的差距了。也许张家辉足够努力了,至少身材上练的跟阿米尔汗有一拼了,但是中国电影缺的就是精雕细琢真功夫。这就是阿米尔汗成功的秘诀。
现在,文化走出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电影,而文化自信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勇于“自黑”上。譬如阿米尔汗的电影,中国的观众通过他的“恶搞”、“自黑”反而让印度变得优雅了很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